合肥大劇院位于政務文化新區天鵝湖北岸,總投資6.5億元,占地面積8.2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,主要由歌劇院、音樂廳、多功能廳三部分組成。歌劇院以演出大中型歌劇、舞劇為主,話劇為輔,按1600座設計,輔之站位可容納1700人;音樂廳按可以進行三管制大型交響樂及民樂演出標準設計建設,可容納1008人;多功能廳以表演特色劇種和小型演出為主,附設電影放映、時裝發布及會議功能,按照520座設計。合肥大劇院于2005年12月開工,2009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。
合肥大劇院外形圓潤,呈流線型,采用“七大節能設計”,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建筑節能標準設計建設。一是外墻采用雙真空玻璃幕墻,以達到保溫隔熱節能效果;二是屋蓋采用加厚巖棉金屬體系,以起到良好的保溫隔熱隔音效果;三是空調系統采用水源熱泵,利用天鵝湖水天然的蓄水蓄熱功能,節約能源。同時采用冰蓄冷技術,以冰蓄槽為介質,充分利用夜間用電低谷的“蓄峰平谷”作用蓄能,以降低運行成本;四是采用舞臺余熱回收系統,將舞臺、燈光產生的大量熱能回收,用于劇場空氣除濕,增加舒適度;五是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,利用太陽能解決大劇院日常管理和演出時的生活用熱水;六是采用太陽能光伏系統,將太陽光能有效轉化為電能;七是采用光導管系統,導入自然光,以解決地下車庫和陰暗房間白天的工作照明,節約用電。
合肥大劇院積極探索運營管理新路徑,采取委托運營管理方式進行運作。2009年7月,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,正式面向全國公開招標,2009年9月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成功中標。按照投標文件的承諾,合肥大劇院每年舉行演出不少于100場,其中,保利公司自主經營的院線售票性演出不少于80場(不含租場演出和公益演出以及由企業、單位承擔演出費用的包場演出)。在節目檔次方面,保利公司每年自營A類演出占演出總場次30 %,自營B類演出占演出總場次50%,自營C類演出占演出總場次20%。在公益活動方面,合肥大劇院每月舉行不少于1次市民免費開放日活動,每月舉行不少于1場普及性藝術講座類活動。
自2009年12月31日開業首演以來,合肥大劇院依托“徽文化”底蘊,憑借“保利劇院”院線資源,在舉辦自營演出的基礎上,打造了六大系列演出季,分別是:“戲劇舞蹈演出季”、“春夏演出季”、“秋冬演出季”、“市民音樂會”、暑期為兒童準備的“打開藝術之門”、公益免費的“大湖之約——藝術名家大講堂”,為合肥市民奉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。5年來,合肥大劇院迎來了來自俄羅斯、英國、美國、德國等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家藝術團體、1.2萬人次藝術家,主辦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演出。其中有世界一流的俄羅斯愛樂交響樂團的音樂會、愛爾蘭《大河之舞》、國內的“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”、“五個一工程”、“文華獎”等獲獎劇目。 5年來,共舉辦各類演出1303場,年均260場,其中,保利院線獨自運營的演出429場,國際一流的A類演出累計156場。散票率從2010年的18%上升到2014年的38%,逐年提高;上座率達到80%。5年來,120余萬人次光臨合肥大劇院觀看演出。目前,合肥大劇院日益成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。